50集近代传奇电视剧《台湾1885》,以公元1885年台湾建省前后期为节点,以台湾升格建省为题材,由九州音像、霍尔果斯和平联合出品。
项目类型:历史/冒险/商战/励志/战争/爱情
影视制作: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霍尔果斯和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出 品 人: 郭绍成 及 九州音像代表
本剧改编自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出版的中篇小说《台湾往事》。
本剧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审阅推荐。
本剧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核准拍摄。
两岸一家亲
“同属一中”是两岸中国人共同的民族认同,而台湾建省前后期的历史映像更是阐述了“同属一中”的重要史实。剧中闽粤先民东渡赴台的真实历史,证明台湾人就是中国人,台湾民众与大陆才应该是血脉相连、心灵契合的。
驳斥台独谬论
近年来,台湾一小撮台独分子利用篡改历史、模糊史实的伎俩,妄议“台独史观” 、“ 皇民史观”,回归历史,传播正确的历史观,是发聩止谤、拨乱返正,驳斥邪说谬论的正确途径。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平台,通过影视文创作品,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两岸民众传播历史真相,发挥教化功能。揭示历史真相,弘扬民族精神,深入阐述“两岸一家亲同是中国人”。
发馈止谤、拨乱反正
当前台湾教育单位为了强推 “台独”理念,为“两国论”寻找法理基础,将中国史并入东亚史,大肆篡改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课纲的部分内容,强力荼毒台湾年轻一代。是大搞去中国化加剧两岸对抗的又一实证。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此时推出台湾建省的真实历史,重新连接被割断的两岸文化传承尤为重要。
一、 题材丰富
本剧剧情跨台湾建省前后40余年,历史题材丰富,重要事件突出:
牡丹社事件:是日本首度侵台史实,也是清政府第一次战胜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事件。
沈葆桢治台:1874年衔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开启了清政府对台湾积极治理的新篇章。
1884年中法战争,台湾部分这是一场可歌可泣的抗法战争,也是清政府在面对帝国主义侵略中难得的胜利战局。
台湾资源,蔗糖、樟脑、茶叶的国际贸易战 争与发展。
台湾建省及现代化建设的美好蓝图
二、剧情亮点
闽粤先民赴台开荒拓垦的励志情节。
中日、中法战争中保家卫国的爱国情结
茶叶、樟脑、蔗糖的加工制作和国际行销的商战情节。
台湾现代化建设与行政建省的壮阔史实和众多治国名臣的风范,更是令民族认同豪气磅礴的大局规格。
* 剧中先民赴台拓垦的励志情节、抵御日法外侮侵略的爱国情操和贤明官吏对台湾现代化建设及行政建省的史实,这更加强了本剧的戏剧张力和格局。
这是一部还原历史真相,重新连接两岸文化传承,深入阐述“两岸一家亲”的重要影视文化作品。
这是一部面向两岸人民及全球华人重现19世纪台湾建省的历史史实,驳斥众多台独邪说谬论,重新凝聚两岸中华文化及民族认同感的影视作品。
这是一部场景道具精美、人物刻画细致入微、以艺术手法表现精神内涵真实重现台湾建省前后期社会繁荣景象的作品。情节跌宕起伏、内容丰富积极正面,能够吸引流量拉高收视率的现象级影视作品。
19世纪的福建省台湾厅,清政府从长期的消极治理转为积极开发建设,至公元1885年台湾升格建省,这是一段精彩多元的台湾近代开发史实。本剧以台湾建省前后数十年为背景,讲述少年郑康年离开闽西家乡,赴台垦荒创业的故事。他只身入台谋生,因缘际会在清政府开放赴台移民之际,他领导家人、族人入台,开垦农田、开办工厂、入山开矿、发展贸易经营,最终成为名重一方的殷实望族。
他为早期入台的汉人、新移民以及台湾原住民的族群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他配合有为的清政府治台官员致力地方建设、共同抵御外国野心家对台湾土地物产的掠夺,在台湾这个第二故乡谱写了动人的史诗故事。公元1894年甲午战败后,日寇强夺台湾。郑康年与众多有骨气的台湾人誓死不做亡国奴,最终抛弃台湾的百户庄园、万亩良田,举族回迁闽西家乡。公元1945年在举国欢庆抗日胜利时,年逾九旬的郑康年带领他的子孙族人再次渡海返台,回到他魂牵梦绕、早已认定的故乡——台湾。